走在街头巷道,常听群众念叨的一句话“干部清不清,就看钱往哪用”。我深知基层权力虽“微”,却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乡村事务虽“小”,却牵动着民心向背。守护好乡村这片“廉洁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层“歪风”多藏于细微处。有的村干部把“帮群众办事”当“人情”,收点土特产就松口;有的在脱贫户产业奖补中“暗箱操作”,为亲友谋私利;还有的在开展安全生产排查、宣传产业补贴等惠民政策落实中“打折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实则是啃食群众获得感的“小蛀虫”。我们纪检干部必须练就“火眼金睛”,既要查台账、核数据,更要和群众拉家常、多听群众“心声”,从“家长里短”中捕捉问题线索,让“微腐败”无处遁形。
护好“廉洁田”,不能只靠“事后惩处”,更要做好“事前育苗”。我们要把廉政警示教育贯穿于工作全过程,用本地查处的真实案例“现身说法”,让我们的党员干部们认清“伸手必被捉”;定期组织各村开展谈心谈话,和集体廉政谈话,打好“预防针”;定期检查各村“三务公开”情况,把惠民资金、集体收支等情况晒在阳光下,让群众成为“监督员”。
乡村振兴离不开清风正气,群众幸福需要廉洁护航。我们愿做乡村“廉洁田”的“守望者”,以铁的纪律、实的作风,斩断“微腐败”黑手,让清正廉洁新风正气吹遍乡村每个角落,让群众日子越过越舒心、越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