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 唐雪萍)“医生!快救救孩子!他快喘不上气了!”近日下午,7岁男童小轩被家属紧急送到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助。事发当天,小轩在学校玩耍时不慎误吞笔帽,起初只是轻微呛咳,可没过多久,小轩就开始呼吸急促、频繁呕吐,脸色也渐渐变差。
笔帽被取出,男童的窒息危机解除。 笔帽卡在气管引窒息,紧急抢救 当日16时33分,小轩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转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小轩胸口随呼吸剧烈起伏,喉部发出的“喉鸣音”清晰可闻。气管异物是儿童急症中的“致命杀手”,异物堵塞气道会导致缺氧,短短几分钟就可能引发窒息死亡,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存续,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气管异物抢救战。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立即启动急症抢救流程:一边安排护士监测小轩生命体征、安抚慌乱的家属,一边快速开具检查单,护送孩子前往影像科做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气管内确有异物,正是那枚小小的笔帽,此刻正牢牢卡在气道关键位置,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呼吸衰竭。“立即准备手术!”抢救指令下达后,多学科协作机制迅速运转:手术室同步做好设备调试,麻醉团队提前到位制定麻醉方案,护理团队快速为小轩完善术前准备、办理手术手续。手术台上,医护人员全神贯注、精密操作,成功取出笔帽。随着异物移除,小轩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苍白的小脸也慢慢恢复了血色,窒息危机彻底解除。术后第二天,小轩已恢复如常,顺利办理出院手续。 这些气管异物是“隐形杀手”,要注意 “气管异物多发生在1—5岁儿童身上,生活中,像笔帽、**、坚果、小玩具零件等,都是常见的‘隐形杀手’。”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武宁强调,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大了不会误吞东西”,却忽略了学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将小物件含在口中的习惯。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严重时可瞬间窒息致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教育儿童切勿将笔帽、**、小玩具、电池、坚果等小物件含在口中玩耍或奔跑;教育儿童养成进食时不嬉笑、不打闹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预防气管异物事件的发生;学习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意外发生时能第一时间进行正确施救。一旦发生或怀疑气道异物吸入,应及时送医,无论症状是否缓解,都必须立即送往有儿童急症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