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岁的儿子患尿毒症,一边透析一边摆地摊、开网店;55岁的母亲白天在医院做保洁,晚上去捡废品——
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令人肃然起敬
黄广林才25岁,却身患慢性肾衰竭,做了5年透析,成了“肾友明星”:一边积极治疗,一边开网店、摆地摊、考驾驶证,被市第一人民医院“聘请”为义务宣教员。
黄广林的背后,是一位母亲最坚韧的爱和守护。梁绍兰陪儿子走过最黑的路、在医院的通道打过地铺。如今,为给儿子凑治疗费,55岁的她白天在医院做保洁,晚上去捡废品,日复一日,不知疲倦。而每天傍晚,黄广林都在市一医院后门摆摊卖袜子。
打寒假工时身体突发不适,母子俩开始漫漫求医路
这一切,要从5年前的寒假说起。当时在东莞打寒假工的黄广林突然身体不适:整夜咳嗽、拉肚子、全身水肿。当地的医生建议他尽早住院检查。 黄广林随即搭车回到容县老家,去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慢性肾衰竭。刚开始治疗那一两年,因为各种并发症,他累计住院20多次,无数次晕倒,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
妈妈一人打两份工,省吃俭用为儿子治病
黄广林家在容县杨梅镇河口村,他最开始是在容县人民医院做透析。每次做透析,为了赶了最早那趟班车,母子俩都是清晨5点钟起床,打着手电筒,走上三、四十分钟的路到村口搭车。
因为儿子干不了重活,梁绍兰下班后帮黄广林搬货、拉车
三、四年前,黄广林开始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做透析,为了省钱,母子俩睡过医院的楼梯间、通道。之后,在肾内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梁绍兰在医院做起了保洁工作,还分到一间宿舍,母子俩总算有了安身之处。
每天下班,匆匆吃完晚餐后,梁绍兰又推着手推车出去捡废品,一捡就是四、五个小时。
母子俩的日常开支一天仅十几元。“我妈妈都是能省就省,护士们常常给水果她吃,她又总是留着,拿回来给我吃。”黄广林知道,妈妈总想把钱省下来给他治病,希望他有一天能做肾移植手术,所以总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借钱进货摆地摊,还为病友排忧解疑
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一名护士在朋友圈里“晒”出黄广林的故事,引来无数点赞:“黄广林是我们的透析“明星”,曾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贫困和疾病没有打倒他。在5年透析期间,他开网店、考驾照、摆地摊,在病友群里鼓励其他患者,为病友们排忧解疑,维持群秩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黄广林每周需要做三次透析来维持生命
几年来,黄广林也都会跟着妈妈去捡废品。“这样的日子太闲适了,想找回生命的价值。”今年8月,他向亲戚们借了一千多元,凑了几千元进货,开始摆摊卖袜子。
黄广林摆摊卖袜子
黄广林常常是上午做完透析,下午5点多便出摊卖袜子。他经常是守一个晚上,只卖出十几双袜子、赚得十几元。面对惨淡的小本买卖,黄广林笑着说,“也要坚持啊。”
黄广林经常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后门附近摆摊,天气渐凉,若你恰好需要卖袜子,路过别忘记光顾黄广林的摊子。温暖自己,也能帮助这对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