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王蓉 □周洋 通讯员罗思斯)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委政法委聚焦社会矛盾纠纷重点难点及突发性事件,通过对矛盾纠纷进行指导、协调、调处、处置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全市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504件,已办结2254件,成功化解2060件。 多部门协同发力,温情化解抚养纠纷案件 近日,北流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法院、妇联、新荣镇政府等多部门,成功推动一起因特殊家庭情况引发的离婚纠纷执行案件走向实质性化解。 案件中,张明(化名)、张红(化名)父女多次信访反映称,新荣镇李永(化名,张红前夫,且非张红女儿亲生父亲)阻止其看望孩子,强烈要求法院执行已生效判决。由于张红患有精神疾病,李永为肢体残疾人,家庭情况特殊,加之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存在经济纠纷,致使该案件迟迟未能执行到位,成为一起“执行难”突出案件和信访积案。 为实质性化解矛盾,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北流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法院、妇联、新荣镇政府等部门,与双方当事人及家属进行了首次“面对面”调解,共同协调案例执行事宜,并就执行问题向双方代表进行执行告知。针对李永提出的抚养权及补偿费等诉求,参与协调的各部门一致建议,相关部门应首先通过双方协商寻求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则应通过法律诉讼途径予以解决。 该案件的处理过程,体现了北流市相关部门聚焦民生难题、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的决心,为最终破解执行困境、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部门联合亮剑,破解涉家暴离婚执行难题 在北流市委政法委的强力统筹下,一场由法院、公安、妇联、北流镇政府等多部门联合发起的强制执行行动,使一起备受关注的涉家暴离婚执行案得以圆满化解。 一年前,周丽(化名)因不堪忍受其丈夫林刚(化名)的家庭暴力,毅然拿起法律武器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并将孩子抚养权判给周丽,未料林刚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甚至采取各种方式对抗执行。林刚不让孩子上学,剥夺其受教育权利,还对上门沟通的工作人员以各种方式回避并辱骂,玩起了“躲猫猫”,让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保障受害者与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北流市委政法委迅速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反复研判案情,制定了周密的强制执行方案。随后,北流市委政法委通过周密布置,选择恰当时机,联合法院、公安、妇联、司法局、北流镇政府等部门联合执行,并向双方做好解释及思想疏导工作,该起历时一年多的纠纷得以调处。 面对强大的法律震慑与多方联动的执行力量,林刚最终把孩子安全交到了周丽手中。案件执行完毕后,相关部门持续跟进,对双方及家属进行情绪疏导和法律宣讲,确保执行效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十年情断起纠纷,多部门联动化危机 在北流市委政法委的协调指导下,北流市多部门联动成功调解一起持续发酵的情感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定和谐。 该起纠纷中,民安镇阿强(化名)与女友小敏(化名)因感情纠纷导致矛盾激化。据了解,两人恋爱约10年,小敏提出分手后,阿强不同意,多次前往小敏家门口蹲守,并有过激言论。事发当晚,当地警方出警处置,并组织双方调解,但因分歧较大且阿强情绪不稳定,未能达成调解协议。此后,阿强继续通过跟踪、在小敏工作单位蹲守以及威胁恐吓等方式纠缠小敏,严重影响了小敏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经调查,阿强无固定职业,且有打架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前科,该纠纷矛盾隐患突出,极易升级为恶性事件,于是民安镇向北流市委政法委报告请求协调处置。 北流市委政法委接报后,迅速协调市综治中心、公安局、妇联及民安镇组成工作组,召开纠纷协调会。在明确阿强具体诉求的基础上,引导双方平等沟通,依法依规处置分手事宜,并就双方经济往来等具体问题达成处置意见。经工作组的耐心调解和心理疏导,阿强最终认同了调解方案,并承诺今后不会采取过激行为,该起婚恋情感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近年来,北流市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市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调处机制,配合推进大综治格局,促进“一站式”解纷,实现“一揽子”调处,加强统筹协调市“法检公司”、驻村“三官一律”人员等各方力量参与调处化解,严格按照“3321”工作法和“631”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市镇综治中心作为指挥枢纽和统筹高度平台作用,发挥纠纷多元化解合力,形成了问题联解、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全系统全链条全闭环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