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网讯(记者 张钰斌)3月11日,玉林市检察院、北流市检察院与大容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容山联合设立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示范基地,这是玉林市首个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示范基地。 一张张挂在树上的“爱心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大容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流域浔江段和南流江源头,地理位置独特,是珠江和南流江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的重点地区,是广西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在广西生态省(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地位。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6科541属912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32科473属810种;有两栖类动物3目10科38种,爬行类动物3目13科64种,鸟类动物19目63科192种,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新设立的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示范基地将以大容山公益诉讼工作站、野生动植物救护站为依托,集公益诉讼线索办理、生态司法修复、法治宣传、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用活公益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查、案件支持起诉等良性互动机制,发挥公益诉讼联络员职能作用,加强与森林公安、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大数据局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资源数据库,为玉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筑牢检察绿色屏障。 一个小志愿者在为新栽下的竹柏浇水。
随后,大容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组织开展“增绿护绿”义务植树活动,吸引300多名志愿者种下竹柏等苗木,为大容山的青山绿水再添一抹新绿。 不少志愿者是全家动员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
“肯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的。”3月12日一大早,玉林市玉州区东成小学三年级的林立宇就跟随他的爸爸来到大容山六二丫义务植树点,在植树活动中显得特别卖力。“一方面是用实际行动增绿护绿,保护好我们的大容山,另一方面是积极引导孩子们加入爱绿护绿行动,把绿色理念根植于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不少志愿者是全家总动员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一张张挂在树上的“爱心卡” 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基地揭牌后,热心市民在大容山义务参与植树活动,为大容山的青山绿水再添新绿。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自治区首批授予的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大容山是我们玉林的城市后花园,承载着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重要生态功能,希望通过义务植树活动,呼吁大家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大容山的生态环境。” 大容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生产科工程师宾东华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 李家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