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北流市粉垄万亩稻田示范项目现场会在新圩镇六旺村举行,展示新机械新技术,为当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建设。
记者 刘捐捐
这里是北流市新圩镇六旺村2万亩水稻粉垄生态高效增产提质项目的春耕现场,和传统的耕种相比,利用粉垄(农机)装备耕种,每亩双季可增产稻谷100公斤以上。
在六旺村连片一百多亩的农田上,几台大型的空心型两刀钻悬挂式粉垄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人勤春早、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景象。粉垄机的钻头入土快速水平旋松,与传统的耕作技术大相径庭,可谓“犁头变钻头、粉垄造良田”。该粉垄技术由广西农科院韦本辉团队研发,历时十多年,已在广西、新疆、西藏等28个省(自治区)水稻、玉米、小麦等50多种作物上应用,耕地可增产10%至50%,盐碱地增产20%至100%。在我们眼前的是最新高效粉垄农机装备,由广西大业建设集团及其广西大业粉垄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生产,具有机械制造成本低、耕作效率高、油耗低、改良耕地的优点,是发展“粉垄农业”的重要农机装备。
广西农科院二级研究员 粉垄技术发明人 韦本辉
这个稻田的粉垄标准是28到30多公分厚,最重要是这个土壤,(一是)水稻的土壤是变成颗粒状,不是传统的那个旋耕的或者犁耙浆耕的稻田,(二是)这个颗粒状能保证它这个土壤疏松,第三个就是(水稻)根系特别发达,第四个就是保水性能好,所以能够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植株粗壮。这样产量会增加15%到20%,甚至更多。
2021年韦本辉团队在北流市塘岸镇进行粉垄技术田间测产验收,结果表明晚稻每亩增产75.5公斤,增幅达22.3%。因此北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2022年由北流市农业农村局、广西铜州农振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广西大业建设集团及其广西大业粉垄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负责实施“2万亩水稻粉垄生态高效增产提质”项目,简而言之,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农民的模式,大力促进粉垄技术的落地开花。今年该项目第一期先行播种8000多亩早稻。广西大业建设集团董事长龙海盛近年来大力支持家乡乡村振兴建设,他表示该项目有很好的前景,支持农业就是支持农民增收致富。
广西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龙海盛
通过实施万亩水稻粉垄耕种项目,实现土地流转,解决撂荒地问题,不仅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还能带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助力大农业发展。
新的一年,玉林市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在集聚创新驱动上发力,市县全城同创“六大示范区”,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加快推动玉林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全面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北流市粉垄万亩稻田示范项目在这方面成为走在玉林甚至全区前面新的探索路径。近年来北流市统筹推进全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成果,形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北流模式”,释放土地活力和红利,客观上为粉垄技术的实施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作出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原副校长 万辅彬
“犁头”变“钻头”,然后就是粉垄造良田,这是一个革命,实现一个农业技术的新的飞跃。这个模式很好,实际上对于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也很有意义。那么以北流为基础,首先第一步辐射到整个玉林市,再从玉林市辐射到整个广西,再从广西辐射到全国,甚至一带一路,辐射到全世界。
来源 | 玉林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