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守住初心者总能在时代洪流中留下清晰的足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官场的俸禄与虚名,归隐田园东篱采菊,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坚守对精神自由的初心。他拒绝了物质的诱惑,换来了灵魂的丰盈。又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始终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坚守为民请命的初心。无论是在杭州疏浚西湖筑就苏堤,还是在儋州办学堂启民智,他从未因境遇变迁而动摇本心,外物的得失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
反观当下,不少人在物欲横流中逐渐迷失。有人为追求财富不择手段,最终身陷囹圄;有人为追逐名利虚与委蛇,弄丢了曾经的真诚。他们被外物的浮华所惑,将初心抛诸脑后,看似得到了一时的满足,实则内心早已荒芜。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当我们把外界的评价当作人生的标尺,把物质的积累当作成功的唯一标准,便会在追逐中疲惫不堪,最终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远。
守住初心,不以物惑,并非要我们脱离现实,而是要在纷繁世事中保持一份清醒与笃定。它需要我们时常回望出发时的愿望,在面对诱惑时多一份冷静,在遭遇挫折时多一份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