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46665|回复: 0

[爆光台] 官方证实!接触它可感染!中疾控发布重大发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10月17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过官网发布了
在此次青岛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的
重大发现
⬇️⬇️⬇️

a9553055d34c56afcbeb5ed392aeee5a.jpg

消息称: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3f7e63038b4238ac4064a42eea81e330.png

这是国际上
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
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并证实了
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
可导致感染

f837816cfbfa8c6436d5648f11deb04b.jpg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从冷链食品外包装
分离出活病毒的意义

本次从青岛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

本发现提示
在防范境外感染者输入的同时,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将病毒输入的风险。

e4f5b44a495253f2ff441f37d5c252e5.jpg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
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

近期,我国有关部门对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抽检。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了298万份检测结果,其中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67万份,从业人员样品124万份,环境样品107万份,仅在22件食品及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此前未曾分离到活病毒。

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
感染风险很低

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cd3a8e84fd27cb8dd88312bc95807480.jpg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日常防护建议

病毒污染的物品上特定条件下尚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主要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期印发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已要求各地落实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日常防护、健康监测和核酸主动筛查,改进生产、加工和交易环境卫生条件,降低从业人员感染风险。
1e43022e558e58bfdebebae3ac71a413.jpg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等的人员,需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筛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