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起源
春节假期一过,便只剩下元宵这一个叫得上名字的节日。
关于元宵起源的说法有很多,可信度最高的要属汉朝文帝在经历了王朝政权更迭后,决定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每到这个节日,家家都需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演变到后来,古时候的闺阁女子只有到元宵这一天才能走上街头,观赏花灯,与心仪的男子相看两不厌。
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就是这天。 不少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心上人,因此元宵节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也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所以元宵节,又称为中国版真正的情人节。
那么这一天的习俗都有哪些呢?
吃元宵
元宵节最让人期待的事莫过于吃元宵了~虽说南北方的吃法有差异,南方的汤圆是用手“包”出来的、北方的元宵是把馅儿在糯米粉上“滚”出来的,但意义都是一样的,意味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闹花灯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尤其是太原一带,元宵节的花灯是很有名气的。居民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传说在起始于黄帝时期,演变成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最早文字记载舞龙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龙灯是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的,成断续的数节,整体长达数丈。龙身内燃烛,就被称为“龙灯”,而不燃烛的则被称为“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他的身后则有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整条龙随鼓点舞动,上下翻飞,看上去栩栩如生。耍龙灯不仅是一项流传很久的传统娱乐活动,还寓意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铜州网祝您
元宵节快乐 愿您虎年好运天天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