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饭无汤人们在喝汤的方法上存在许多误区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1 鸡汤、鱼汤、骨头汤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如果是同等重量的食材熬煮的汤,不能吃的部分越少其营养价值越高。
由此可知,鱼汤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因为鱼刺分量最少,鸡汤次之,骨头汤排最后。
2 汤和肉哪个更有营养价值?
科学检测证明,汤水里能溶出的营养素含量并不高,最多也只是在10-15%左右,食材的大部分营养素还是在肉里,特别是优质的蛋白质、铁钙等。因此,不吃肉只喝汤会导致营养素缺乏,更是极大的浪费。
3 还有哪些喝汤的误区?
误区一:骨头汤补钙
人体和动物体内的钙确实99%都储存在骨头里,但钙不溶于水,骨头汤里的钙微乎其微。
补钙的首选食物应该是牛奶,还有绿叶蔬菜、豆类及坚果。每天300ml的牛奶,基本可以满足中国人对钙的生理需求。
误区二:汤汁越浓越白营养价值越高
汤呈现出浓白色是因为从肉中水溶进汤里的脂肪球被分子包裹,即脂肪被乳化。脂肪变成小颗粒,不能凝聚在一起,进而形成稳定的脂肪球的均匀分布在水里。
通常脂肪越多,汤就会越白,所以我们喝的奶白色的浓汤,其实喝进去的是高浓度的脂肪,这种浓汤不适合三高和超重肥胖人群。
误区三:对于老人、幼儿,汤泡饭更营养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汤泡饭会导致胃动力不足,长此以往,会引发胃病,进一步影响自主吃饭和消化能力。
误区四:汤尽快喝掉更好
生活中,人们有趁热吃饭的习惯,尤其是喝热汤。而汤凉了之前喝掉汤,就必然会加快吃饭速度。 但是喝汤速度太快,大脑来不及收到饱的信息,等意识到饱的时候,已经吃了过量的食物,由此导致能量过剩,不利于体重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