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破除“鞭打快牛”困局:让实干者得实惠,让躺平者无市场

2025-10-29 08:51 来自 老邓 发布 @ 网友播报

在基层治理和职场管理中,“鞭打快牛”现象屡见不鲜:能力强的干部被持续压担子,稍有懈怠便遭批评;而能力平庸者却因“不犯错”得以安于现状。这种“能者多劳却不多得,庸者少劳却少担责”的怪圈,不仅挫伤实干者的积极性,更可能滋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最终损害组织效能与社会公平。破除这一困局,既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鞭打快牛”的困境:效率与公平的双重失衡

“鞭打快牛”的本质,是管理机制中效率导向与公平原则的失衡。一方面,快牛因能力强、效率高被视为“救火队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某地调研显示,基层干部中“5+2”“白加黑”工作模式普遍存在,部分业务骨干年均加班超300天,身心健康亮起红灯。另一方面,慢牛因“不显山露水”反而获得隐性保护,形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逆向激励。这种“能者累死、庸者闲死”的局面,导致快牛或因透支而“掉队”,或因寒心而“躺平”,最终陷入“快牛变慢、慢牛更慢”的恶性循环。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种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