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悲催: 常常装出一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模样,这样的人生,为什么别人不喜欢?

2025-10-23 06:59 来自 小小小 发布 @ 网友播报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0-23 07:01 编辑

欧阳修在滁州写“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借山水之乐抒发与民同乐的胸襟,这份坦荡至今仍令人心折。但若将“醉翁之意不在酒”异化为“装模作样”的处世策略,表面云淡风轻,实则暗藏心机,这样的“伪装人生”为何总难获他人真心?答案藏在一个“真”字里。  

心理学中的“真我效应”表明:人天然向往真诚的互动。当一个人习惯用“醉翁之意”作掩护,比如明明渴望关注却假装清高,想要合作却故作矜持,甚至利用他人时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这种“表里不一”会触发他人的防御机制。就像《红楼梦》中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初见时八面玲珑,久了却让人敬而远之。因为每句“醉翁之意”的托词,都在消耗他人对“真诚”的期待值,最终累积成“信用赤字”。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