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那年,苗族女孩杨昌芹来到贵州赤水,开始学习竹编,并深深爱上这项传统技艺。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制……竹编工艺需要经历二十多道工序,手总是新伤接旧伤。但她说自己喜欢赤水竹艺,要把竹编手艺当成一辈子的事情来做。
杨昌芹将竹编与生活实用器相结合,创新了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品,让大众对竹编工艺有了新的认识,丰富了竹编的内涵。
不仅如此,她还肩负起更多的使命,手把手将技艺传授给赤水当地的留守或贫困妇女,用竹编带动大家一起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422078
在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地,有这样一位彝族女性,她自幼即在奶奶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开始学习撒尼刺绣技艺。几十年来,她将撒尼手绣的20多种花样和8种挑花针法融会贯通,用五彩斑斓的丝线将具体的风物一针针穿成抽象的几何图案,将独特的撒尼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同时也形成自己的技艺特点和独特风格。她就是彝族(撒尼)刺绣传承人毕跃英。
在毕跃英的积极推广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女性热爱并从事这项传统手工艺编织工作,阿诗玛绣娘们用刺绣绵密的针脚讲述撒尼人的故事,更把生活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align=c
- 最近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