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铜州]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待到北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现在北流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待在北流呢?大家都说是因为北流的就业机会真的太少了。
现在一个普通人在北流找工作,除了服务员就是销售,除了销售就是快递小哥。
现在这个时代能力是排在人脉之后的,走在大街上面到处都是转让的。在北流生活要是没点存款,上面没点关系,再不认识点人脉真的是寸步难行。
北流的年轻人因为工资低养活不了一个家,过年又出去了。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是没有出去这种,还是觉得小县城好。
这种感觉想只有自己才知道,更多是因为家人和情怀。


5f5c2aa089b498f8592ee0dd47df75af.jpg
铜州网分析认为大部分年轻人是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首先,回到小县城意味着可能要面对父母“按部就班”的安排。一个生活节奏越慢的地方,人生节奏反而会越快。从大城市退回到小县城,我们要面对父母的催婚、按照父母的安排去上班、到点要求回家、到点要求睡觉,会失去属于自己的时间安排。似乎回家工作被催婚是小县城躲不开、绕不过的命中一劫,无论是家人亲戚,还是同事朋友,甚至是路口乘凉的大爷大妈,都会向你提出:“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的灵魂拷问。在经历抗争无果后,小县城的年轻人最终还是选择接受父母量身定制的人生规划。虽然在外漂泊会“居无定所”,但至少是活在自己的安排里,按照自己的规划在生活,去完成你自己的“远方”。
其次,回到小县城意味着要处理数不清楚的人情世故。有人说“大城市讲规矩,小县城讲人情”,在小地方各种事情要靠人际关系。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王漫妮辞去“柜姐”的工作后,回到了家乡。起初,她在家乡找到了归属感,被浓浓的乡情所治愈,她接受了家人托关系找来的工作,做了一名办公室文员。顺带她还跟规划办的张主任相亲,重新开始了感情生活。但没想到她个人的情感生活在办公室里被传得人尽皆知。单位的人跟她相处三句不离张主任,甚至看在张主任的面子上对她多加照顾,八字没一撇的事硬是被同事说出了八字。退回到家乡的职场总是掺合着人情,容易出现鸡蛋变恐龙蛋的离谱闲言。就算是反抗,想要给自己争取点独处的空间,免不了要被斥责太过矫情。虽然在外漂着确实辛苦,但却不会有人轻易冒犯你的“个人空间”,更不会打着“热情”的好意直接评论你的个人生活,可以满足你自己心中的“诗”。
最后,回到小县城意味着自己的下一代可能继续走自己的路。有网友说“我可不想自己的孩子从小县城重新跑到大城市来从零开始拼搏,我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我的家人和孩子就算把自己填进去,我也要把这个坑填平了。”人类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城市化,一二线城市的好教育、医疗、生活配套设施占据了中国好教育、医疗的80%,现在只要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会向往城市发展,因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即使会很累很辛苦,但总归在大城市会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也会有更好的资源。如果退回家乡,你的孩子又要继续在小县城上学、读书,你的孩子二十年后又会走你的老路,重新走向城市,开始她的拼搏,而且更加艰辛。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只能选择去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
《论语·里仁篇》里写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愿意回到小县城不是忘记“根”,远离父母,是因为年轻人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去看外面的世界,不去应付令人头大的琐事,让自己的未来按自己的脚步去走,活出自己的想要的未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