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第十三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香料展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玉林举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举行的“两会一展”,将以崭新的风采展现在国内外客商及与会者的面前。
▲已成功举办14届的玉博会,汇聚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此前,玉林已成功举办了14届玉博会、12届药博会。历届玉博会、药博会,深深地刻印着玉林中小企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轨迹——
2004年11月5日,首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大幕开启,开放与合作的大潮涌向南流江畔。
2009年10月23日,首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举办,让玉林会展业如虎添翼,掀开了玉林会展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2013年9月5日举行的第十届玉博会开幕式现场。近年来,玉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贸易成交额、销售额、签约项目、参展人数逐年攀升。
玉博会、药博会汇聚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在扩大贸易、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度、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促进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
玉林自古商贾云集,一直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商品贸易中心和集散地,拥有全国第三大中药材专业市场,获评为“中国南方药都”。全国80%的香料在玉林集散,是全国最大香料集散地,被评为“南国香都”。玉林民营经济活跃,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42.62万户,中小企业8万多家,被誉为“广西的温州”,是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市。
▲每届玉博会,各县(市、区)展馆游人如织。
玉博会、药博会的举办,为参展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向国内外客商展示其产品服务,增强品牌知名度,寻找合作商机,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企业获得大发展。
“2013年,我们富兴食品有限公司第一次参加玉博会,那年是第十届玉博会,当时我们带来了扣肉、腊肠、腊肉等产品,都是比较简易的真空包装。”广西富兴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谢茂崇告诉记者。
陆川猪于201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三年之后,谢茂崇带着陆川猪系列产品参加玉博会,就得到了客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展位前挤满了顾客,产品一炮打响,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销售订单,“陆川猪”从此走向世界。
“后来,每一届玉博会,我们都积极参加,订单量也越来越大。这个平台,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从一个50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成现在拥有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现代化企业。”谢茂崇说。
10年来,谢茂崇公司的厂房扩大了20倍,昔日的手工作坊已经变成拥有五条全自动化生产线的大企业。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发展到70多个品种,远销海内外,还进入了预制菜市场。企业生产从原来日产1500公斤食品,发展到现在日产1万公斤食品,2022年产值9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达1.5亿元。今年8月,谢茂崇还在玉林城区建成了广西首家陆川猪体验馆,推广宣传“陆川猪”品牌文化。
玉博会、药博会的成功,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迅速给玉林中小企业尤其是药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每届药博会都集中展示中药材发展成果,传播中医药“食养、药养、文养”等中医药文化。图为外国友人被丰富多样的中药材吸引。(玉林日报记者 蒋金泰 摄)
在玉林,很多药商亲眼见证了中药材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2009年举办的第一届药博会,虽然已过去多年,但来自江西的药商杨小刚一提起来,仍是满脸陶醉。
“我是2009年来到玉林中药材市场,也是那一年,我参加了第一届药博会。这次药博会让我很震撼,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制药企业和药商同行,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商机。”杨小刚告诉记者。
药商们“以会为媒,广交朋友”,药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玉林药商走出去,更多外地客商涌进来,玉林药业经济迅速壮大,玉林药商快速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杨小刚告诉记者,在药博会品牌的影响下,他们的中药材交易量与日俱增,除了线下交易外,还运用了全新的“互联网+中药材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实现“产家不出门,药材销八方”,让中药材流通实现“一键交易、一键融资、一键溯源”,加速中药材流通,突破传统交易瓶颈。
▲项目签约是历届玉博会、药博会的重头戏之一。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玉林,为推动玉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会展经济确实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据统计,前十四届玉博会累计有1160多万人次到会参观采购、洽谈生意,达成贸易合同成交额893.56亿元,签订投资合同项目1350个,合同投资总额3594.62亿元,华润水泥、燕京啤酒、海螺水泥、旺旺食品、宏安集团、豪德集团、广西银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相继落户玉林,不仅推动了五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而且带动发展了会展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玉林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样,经过连续12届的精心打造,药博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广泛,每届均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以及东盟等国家组团参会参展。前十二届药博会累计有1万多家企业、商户参展,280多万人次到会参观采购、洽谈生意,国药集团、康美药业、科创集团、修正药业、和黄集团等著名药企陆续进驻玉林。
推进城市发展的 “新引擎”
从空中俯瞰玉林江南片区:纵横交错的城市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书声琅琅的崭新校区,高端大气的会展中心,紧张忙碌的工地……
回到地面:大润发等商场及江南大道周边,休闲、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体育馆里,常年上演各种体育比赛、文艺表演;会展中心及江南公园,则是房展、车展等展会的举办之地……
江南片区,作为玉林的南大门及城市会客厅,正焕发着醉人的风采,成为城市的另一崭新封面。很难想象,这片具有高品质综合生态新城、活力之城的地方,在10余年前还十分荒凉。
▲2015年9月20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探讨“互联网+”对传统中小企业的理念、文化、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和重新构建,推动中小企业抢抓机遇,主动实施“互联网+”战略,实现传统企业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产业升级。
展会如何改变城市?从玉博会、药博会举办之后江南片区的基础设施嬗变,我们或能更为清晰地理解展会之于城市优化的意义。
为办好玉博会、药博会,玉林市以超常规的力度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玉林国际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和群众休闲活动场所。从第三届玉博会开始,玉林的会展功能就实现了新的跨越,玉林国际会展中心落成及江南公园等配套设施的建成投入使用,中小企业商机博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增设了东盟馆、越南馆等国际馆。
同时,玉林市还加快推进“通江达海”交通网络和十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玉林的城市规模和品位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为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首批“创业之城”,打响了创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品牌。玉林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城市、中国优秀会展城市,并连续4年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提高玉林影响力的
“金名片”
在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药商陈怡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脸上一直挂着谦和的笑容。在她的摊位上,整齐地摆放着天冬、青皮等药材,看起来干净整洁。
▲目前,全球常见常用的天然香料有200多种,在玉林交易的品种就有160多种,全国80%、全世界2/3以上的香料都在玉林集散。图为往届药博会展出的沉香。
“天冬是我们玉林的一张名片,全国客商都知道它是产在广西玉林福绵这边的,很多客商每年都过来购买天冬。”陈怡告诉记者,她从2013年开始参加药博会,“药博会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一些产品,各方面的药商药企都过来了,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
▲每届玉博会都吸引了海内外客商齐聚谋发展、谈合作、促共赢。
玉博会、药博会构筑了一个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商进行商品交易、投资洽谈、技术合作、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每年都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团参会参展,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累计有1000多万人次参会参展。借助这个平台,玉林加快“走出去、请进来”的步伐,促进了玉林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每届药博会都推出中医特色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
在上一届玉博会、药博会上,玉林还通过与腾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联动,同步举办云上博览会,极大地提升了展会的表现力、体验感和互动性,进一步提升了玉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擦亮了玉林中小企业名城“金名片”。如今,云上博览会常态化持续在线,随时为国内外参展企业展示、查询、对接提供相关服务,完善线上洽谈服务,强化交易撮合对接,打造“永不落幕的玉博会、药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