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南疆的版图上,有一座常常被忽略却绝不能小觑的县城——或者我们应该称它为“县级市”了。是的,北流早已“升级”,但在许多人心中,它依然是那个踏实、温暖、充满故事的地方。作为玉林下辖五个县级区域之一,它或许不是最显眼的,但一定是最有味道的。因为这里,碗碟杯盘之间有江湖,老街新城之中见人生。 01 陶瓷之都,中国的“碗盘车间” 如果你家的碗、碟、杯子或盘子不是来自景德镇,那有很大概率,它来自北流。 北流素有“陶瓷之都”之称,是全国日用陶瓷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数据显示,北流陶瓷年产量超过30亿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你我在国外餐厅用餐时,手边那件细腻光滑的白瓷,很可能就印着“Made in Beiliu”的隐迹。 陶瓷不仅是北流的经济支柱,更是深入城市血液的文化符号。 走在北流工业园区的陶瓷企业之间,空气中仿佛都飘着陶土和高岭土的特殊气息。流水线上,工人们专注地修坯、上釉、贴花、烧制……这些看似重复的动作,背后却是代代相传的技艺与匠心。 “我从18岁开始做陶瓷,今年45了。我女儿现在也在陶瓷厂做贴花。”一位姓李的老师傅笑着说,“这活儿累,但踏实。” 02 老城新城,双面北流的时光对话 北流的美,在于它既守住了旧时光的从容,也拥抱了新时代的节奏。 老城区:时光慢炖的广式生活味 走进北流老城,就像翻开一本泛黄的岭南相册。骑楼建筑依然矗立,斑驳墙面爬满藤蔓,老街坊坐在门前摇着蒲扇喝茶下棋,偶尔有用粤语交谈的声音传来——这里是广府文化与桂南风土交融的地带。 推荐一定要去城南路和永丰广场一带走走。那些传统的手工豆腐花、簸箕炊、糯米糍,还有街角现烤现卖的叉烧包,都是几代北流人共同的味觉记忆。 新城区:现代繁华悄然崛起 而转身向北,新城区则是另一番景象。高楼林立、商场遍布,大型城市综合体、现代化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年轻人聚集在咖啡店、书店和电影院,城市的夜晚被霓虹点亮。 这种“一半传统、一半现代”的双面性格,让北流成为一座充满张力的城市。你可以在早晨去老巷吃一碗鲜肉云吞,中午在陶瓷厂看着一批新瓷出炉,晚上则和朋友在新城的夜市撸串喝啤酒。 03 百味集结地,舌尖上的北流 说到吃,北流绝对配得上“百味集结地”这个称号。 作为广西东南部的交通节点,北流汇聚了玉林、梧州、南宁、甚至广东的风味,再加上本地鲜明的客家饮食文化,最终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美食宇宙。 早餐江湖:一日之计从“鲜”开始 北流人的早餐,讲究“鲜、热、快”。 - 鲜肉云吞:皮薄如纸,肉馅弹牙,汤头用猪骨熬制,撒上一把葱花,是很多北流人一天的开始。 - 肠粉:不同于广州的拉肠,北流肠粉更厚实一些,酱汁偏甜,常搭配碎肉、鸡蛋、香菇等。 - 糯米糍:软糯香甜,花生碎与白糖是经典馅料,拿在手里热乎乎,吃下去满满幸福感。 夜市人生:越夜越精彩 当夜幕降临,北流仿佛换了一张面孔——夜市出摊了! 城西的烧烤街、教育路的麻辣烫、陵宁路的小炒摊……人声鼎沸,烟火升腾。北流人下班后总爱来这里“撸个串”“劈个酒”,吹着晚风,聊聊日常。 推荐试试本地特色的烤猪眼(听起来吓人,吃起来香糯爆浆)、酸料拌芒果(广西特有的酸爽开胃)、以及牛腩粉(汤浓肉烂,粉滑入味)。 04 小城人物志:陶瓷厂与夜市摊之间 北流的故事,最终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写成的。 阿杰,27岁,陶瓷厂技术员 + 夜市摊主 白天,阿杰是某陶瓷厂的技术员,负责调控窑温;晚上,他变成夜市“杰哥烤鱼”的老板。 “厂里工作稳定,但我也想试试自己做生意。”阿杰边说边熟练翻动烤鱼,“北流晚上人多,吃宵夜是传统。反正年轻,拼一下没关系。” 梅姐,52岁,贴花工人 + 广场舞队长 梅姐在陶瓷厂做了三十年贴花,手指灵敏得像在跳舞。而下班后,她真的去“跳舞”了——她是新城广场舞队的队长。 “白天静,晚上动,劳逸结合嘛!”她笑着说,“我们北流现在建设得越来越好,生活当然也要越来越精彩。” 05 不只是陶瓷:北流的另一张名片 尽管陶瓷是北流最亮的标签,但这座城市还有其他值得探索的面孔。 - 圭江穿城:圭江是北流的母亲河,沿江步道已成为市民散步、跑步、休闲的热门地点。尤其黄昏时分,江水映着晚霞,景色宜人。 - 勾漏洞景区:位于城东,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景观,洞内奇石嶙峋、清凉幽深,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 乡野荔枝红:北流也是“中国荔枝之乡”,每年夏季,漫山遍野的荔枝树结果,火红累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北流,一座已经升级为县级市却依然充满小镇亲和力的城市。 这里的人,一边传承着老祖宗的陶瓷手艺,一边开着新潮的网红咖啡馆;一边吃着老街的传统小吃,一边排队买最新出炉的奶茶新品。 它不像大城市那样步履匆匆,却自有其从容进步的节奏。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一种味道,那么北流一定是“百味”——陶瓷的土味、夜市烟火味、荔枝的甜味、圭江的水味,以及北流人踏实努力、乐观知足的人情味。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邓丽君的歌词,仿佛就是为北流而写的。如果你问,北流究竟哪里好?或许答案只能是:来了才知道,生活在这里,每只碗都有温度,每个夜晚都值得举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