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喜庆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无论是予以祝福还是寄托思念,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当权利。但一段时间以来,操办婚丧喜庆成了“面子工程”,铺张浪费、攀比成风,平添负担。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甚至无事宴,花样百出。更有甚者,少数干部以此为名借机敛财,收受下属或管理服务对象礼金。如此奢靡之风、贪腐之象,怎能放纵?
干部带动群众,党风带动社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其中就涉及大办婚丧喜庆。从党员干部入手,给领导干部家庭婚丧事宜设标准,遏制陈规陋习,推动全社会移风易俗。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下功夫、出实招、见真章,破除陈规陋习,营造新风新貌。
常言道,移山填海易,移风易俗难。必须看到,大操大办具有顽固性强、容易反复的特点。有个别干部费尽心机“钻空子”,妄图“瞒天过海”:有的分批次办理婚丧事宜;有的以家属不听劝阻为由默许家属违规操办;有的以“试菜”为由提前宴请部分管理和服务对象;还有的异地办理,自己不出面,让下属全权办理。从基层实际来看,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
移风易俗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在纠治违规操办婚丧喜庆问题上不停歇、不松劲,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对借机敛财的严肃查处,以高质量监督推动移风易俗,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