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9241|回复: 0

[其他] 重要提醒!这种照片不要随便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泰州
近日韩国曝出“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事件被认为是采用新犯罪手段的“N号房”案件重现。多个关于“韩国AI深度伪造”的话题词引发网友热议

7ed9d799d78b494caf5a76c6e7604e4b.png

2c91fa1b61c9f70668e76909514dbe5e.png

据韩媒报道,针对女性的深度伪造犯罪在韩国日趋猖獗。Deepfakes是利用AI换脸制造色情图频。韩国网民在通讯软件“电报”(Telegram)上发现大量聊天群,其中有成员创建和分享露骨的性“深度伪造”图像,对象涉及未成年女孩。


在此过程中,加害者还毫不犹豫地公布受害女性的身份,威胁受害人,索要钱财。


曾曝光“N号房”事件的前共同民主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朴智贤表示目前全国涉及深度伪造犯罪的人数可能达到22万(包含可能重复的情况)众多女性因此陷入不安和恐惧之中因为针对年轻女性的深度伪造色情内容泛滥韩国总统敦促当局采取更多措施来“根除”该国的数字性犯罪流行问题

c6816e6b1fd99058a243de324a5b7034.jpg
韩联社资料图。

如何快速识别AI换脸变声诈骗?
深度鉴伪5秒让AI换脸诈骗无处遁形
如何为“一老一小”构建安全通讯环境?
AI技术强力反制电信诈骗

9月8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广州市南沙正式拉开帷幕,关于AI换脸、换声等对个人隐私侵害的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张“人像照片”、一段近距离的人物视频,都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新手段和新工具。
画面中技术人员正在演示的就是“AI换脸”技术,仅需一张目标人物的静态照片,就能让照片中的人物动起来。

24bba8801e1d0f919592e4b9dedeb470.jpg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博介绍,“尽管现在AI换脸、换声等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操作成本,但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被用来假冒他人,实施相关的犯罪活动。
通过“换脸”伪造不雅照
深圳警方打掉一个犯罪团伙

AI换脸、换声等技术
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
还会成为敲诈勒索的工具
此类案例在各地已经发生了很多起
前不久,
深圳警方打掉一个犯罪团伙
👇👇👇
<上下滑动阅读>
前不久,深圳市民吴先生突然收到一个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彩信,点开一看竟然是他和一名陌生女子在酒店房间内的不雅照片。

aa8a6bc4d69f30173cc43f28687857ae.jpg

当事人 吴先生:当时我收到一条彩信,里面是我的一张裸照。他当时威胁我,在几点之前要跟他联系、转钱,我当时一想不对劲,就报警了。

深圳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对吴先生提供的线索进行侦查。通过梳理报案记录,警方发现全市有同样遭遇的不止吴先生一人,犯罪嫌疑人的敲诈勒索方式都如出一辙。


bcf7e03465afa664c867b315ad81b1e6.jpg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是一个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团伙内分工明确,有人负责修图,有人负责寻找作案目标,有人负责发短信打电话敲诈勒索。在掌握大量线索后,深圳警方展开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抓获以王某为首的10多名犯罪嫌疑人。

在犯罪嫌疑人的电脑里,警方发现了大量经过合成换脸后的不雅照片。

49e8b957544fafb6a261d4a1c0179dd7.jpg

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民警 张威:从嫌疑人电脑里面提取的相关证据,这些图片是嫌疑人从各种渠道收集的被害人图片信息,然后进行合成处理用来敲诈被害人。

目前,王某等人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AI换脸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一眼识别换脸破绽?

据了解,目前针对“AI换脸”技术实施各类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在灰色领域甚至违法犯罪领域被滥用。
AI换脸的原理是什么?如何一眼识别换脸破绽,加以防范?

张博向记者详细展示了AI换脸过程和原理,“只需要输入一张正面静态图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便可以实时‘移花接木’。”
他进一步介绍,AI换脸的3大步骤原理:面部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面部变化融合。“整体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精准识别人脸图像,然后提取眼睛,鼻子,嘴巴等重要的面部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和融合。”

如今“AI 换脸”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甚至能够实现视频通话的实时换脸,虽然单凭肉眼很难分辨,不过张博指出,只要稍加留心,“AI换脸”还是有明显破绽,“马脚”就在面部轮廓和光线。

c559ea4c3dd17acc39171dc339412278.png

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辨别AI换脸变声?


中国移动信息安全与管理运行中心副经理王晓晴表示,一方面,检查面部特征,观察表情和动作,以及声音和口型匹配度。另一方面,要观察情绪和语境,核实信息来源,让对方用手遮住面部或进行其他面部动作判断画面是否连贯。


不过张博指出
防止网络诈骗还是要从上游入手
首先要防止个人信息的过度外泄
&#128071;&#128071;&#128071;
“需要采集面部信息的场景,市民群众还是需要额外留心网络环境和周围环境。”在遇到疑似AI换脸的场景中,可以选择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比如说给当事人打个电话,确认对方身份是否真实。
网络安全专家提示,AI换脸等违法行为的最关键原因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因此,我们在日常上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过度公开和分享。如果接到“家人”“领导”等转账、汇款的视频,一定要仔细甄别真伪。
警惕!
这几种照片千万不要随便发

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喜欢在朋友圈、短视频上
晒美食、晒美景
但是如果不小心的话
这些行为很可能
间接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
可能会危及自己和家人的
财产乃至人身安全
哪些照片一定要小心
千万不要随意发到网上呢?
&#128071;&#128071;&#128071;


不要公布手持身份证或手持白纸照。这些照片中会包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身份盗用,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甚至进行违法活动。另外,手持白纸或手持报纸等照片常被用于验证身份,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被用于制作假证件或进行网络诈骗,会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不要发布各种票据类的照片。很多人出差、旅游都喜欢拍火车票或飞机登机牌,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分享。这些票据上不仅会包含姓名、出发地、目的地等信息,而且在条纹码或者二维码中也会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存在被不法分子破解并窃取的可能。
不要晒家门钥匙、车牌等照片。不法者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这些照片会分析出发布者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获取发布者相关的生活习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照片中出现特征明显的物品,例如家门钥匙、车牌号码等。

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公众应提高警惕
避免在网络上随意发布
包含个人敏感信息的照片
转发提醒亲朋好友注意~

来源丨央视新闻、封面新闻、观察者网、橙柿新闻、广州日报
20c26b47da82fddcd6a2903c23bfae1d.jpg
283b5a003996ddad6307d9fd6521983a.jpg
361c61319206a5befc7a30f37f70ff93.jpg
931ccac19e5f66f98541662994d61e85.jpg
8948f1a41bd2a7e7c3e1ff43ecc51124.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