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58567|回复: 0

[爆光台] 泪别英模!柳州这位特级优秀警察临终前做了这个决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10月5日上午10时许,柳州市殡仪馆内,挽联高悬,哀乐低回,气氛凝重。

d71422ec3b4c406cd37a9e0e58697521.jpg

南宁铁路公安局党委在柳州市殡仪馆,为三天前逝世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治安五大队退休民警杨顺德同志,组织召开遗体告别仪式。


4689e838ad3e188f75ae1cb909ca1043.png
10月2日上午11时许,因患鼻咽癌,在与病魔抗争了22年的杨顺德,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64岁。遵其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作医学科研,让爱得以延续。公安部发来唁电,并敬献花圈。各级公安民警代表、各界群众和杨顺德同志的亲友一起,为杨顺德同志送行。

7d3f7f21197046d37e6d1cf51d8b3151.png
deaef66c9290116433f108a9a4971e13.png

5397ed7e26b8e5d089bd7708c38c6782.png 公安部发来唁电
捧着一颗爱心  走近困难孩子

1998年底,担任民警的杨顺德同志,被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后,组织安排其到局下属的治安大队校园警区工作。此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青少年法制宣传和帮教转化工作中,先后担任过16所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德育班主任。

6cc6c1dfd64da9f9e1708dab837054e0.gif
去年6月14日,身患重病的杨顺德到柳石二小为学生们开展法制讲座。

1999年6月,组织上将与鼻咽癌抗争半年多,身体稍有好转的杨顺德调到治安大队校园警区,让他一边工作一边休养。他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地执着于一份本来不属于份内的工作——青少年帮教,用爱点燃了无数“问题少年”希望之光。
      小张是他帮教时间最长、付出心血最多的一个小孩。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小张就经常逃学、泡网吧、打架斗殴,患高血压的母亲几次气得昏倒过去。父亲批评他,他就离家出走,甚至威胁说“再唠叨就拿刀砍死你们。”

杨顺德对小张进行帮教时,小张刚上初一。初次接触,老杨感到小孩逆反心理太大,几次都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杨顺德开始坚持不懈帮教,从刚开始的每隔三天两人谈心一次到后来一周一次,4年来不下100次。为制止小张不良交友行为,杨顺德同学校、家长达成帮教“联盟”,并多次对纠缠小张的小青年提出警告。市郊的南环学校有一大批靠社会捐助上学的贫困学生,杨顺德特意和小张一起去体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半年下来,小张像变了一个人。小张的父母大受感动,专门给柳安大队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db2bfdd022d60267d642f5e300401d85.jpg

但一年后,小张又为同学打抱不平,自己被砍了一刀,送进了医院,父亲气得摔门而出,母亲一边垂泪,一边给杨顺德打电话。杨顺德立即赶到医院看望,盯着小张看了很久,羞愧难当的小张用被子蒙住了脑袋,第一次在杨顺德面前流下了眼泪,下定决心痛改前非。2001年5月,小张成为班里第一批加入共青团的学生,他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杨顺德听完电话,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骑上自行车赶到学校,高兴得一把搂住小张。
新疆乌苏市中学学生小李,是家里的独子,自小父亲严厉管教,造成他与父亲矛盾很深,他从都不叫 “爸”。杨顺德采取情感交流的方法,自2004年5月起,与他连续通话2年多,由于柳州与新疆有2个小时的时差,为了不影响小李的学习,杨顺德经常等到晚上11点(新疆是晚上9点)才通电话。

ce3c8dcad226665ea7ecab23fca75136.jpg
杨顺德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

让小李最难忘的是2005年5月8日,小李为父亲打母亲的事而不平,也被父亲动了拳头,委屈得一夜不眠。因为他知道,第二天就是自己17岁生日了。家庭如此不平静,很想离家一走了之。清晨,小李的床头电话响了,从遥远的柳州传来杨顺德那熟悉的声音:“小李,你好!杨叔叔和帮教小组的全体同志祝你生日快乐!”小李颤抖的手握着电话不知说些什么是好,因为他知道,杨顺德刚出院不久啊!身体不好的杨警官还那样关心自己,在自己生日的时候,最先送来祝福,使他17年来第一次感受到关爱。小李把自己的烦恼向老杨倾述,老杨苦口婆心,循循诱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李对老杨的道理慢慢接受,不但放弃了离家出走的念头,而且还主动与父母搞好了关系,后来还被同学们选为副班长……



ed11d93e526c0b8b140fb7c3ffb6acf6.jpg
杨顺德到柳州火车站开展法制宣传

开展帮教工作以来,杨顺德先后收集了300多万字的资料、卡片,分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网吧、电子游戏和毒品危害”等十大类30多个方面内容整理成册。他还写出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对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剖析》、《浅议中小学生泡网吧问题及对策》等30多篇论文和体会文章在报刊发表。长期的实践,他归纳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压抑、逆反、模仿、好奇、寻求刺激、虚荣、哥们义气、报复等八种不良心态,形成了一套“望、问、切、推”的工作思路,摸索出“情感交流法”、“心理解除法”、“循序渐进法”等富有成效的帮教方法。时任柳州市46中校长马英德深有感触地说,“杨警官帮教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有技巧,从不气馁。他的崇高精神和教育方法特别值得我们教师学习”。


“孩子有问题,找杨顺德。”杨顺德帮助挽救问题青少年的美名不胫而走。他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求助电话像雪片似的飞到杨顺德单位和家里,甚至有不少家长不远千里领着孩子慕名而来。杨顺德家的电话也成了帮教热线,最多一天就接到几十个求助电话。2004年,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铁路公安机关以他名字命名的“顺德帮教小组”和 “顺德热线”先后成立开通。一大批志愿者在他的精神感召下纷纷加入到帮教工作中。他们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还有离退休教师、法律工作者和被帮教学生及家长。


把悲伤留给自己 把关爱留给学生

实际上,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帮教中循循善诱的杨顺德一直都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杨顺德的鼻咽癌在1998年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喉咙丧失造水功能,讲一两分钟话,喉咙就会干躁肿痛,只能靠土方熬的药水治疗。很长一段时间,他牙龈、口腔一直处于炎症出血、肿胀状态,每天只能吃些面条、稀饭充饥。长时间放疗、化疗,杨顺德患上了颈项痉挛症,他的头颈部如“触电”一般,全身酸软、乏力,头晕、耳鸣、眼花,骑自行车几次摔跤,上下楼得扶着楼梯慢慢走。但这些年来,除了住院治疗、身体复检外,杨顺德没请过一天假,缺过一天勤,没有在帮教中放弃过一个“问题学生”。对杨顺德来说,没有其他事能比帮教青少年、给学生上法制课更重要的了。



c1b5cea41f16152ab81fcec9a1601939.jpg
杨顺德电话帮教孩子

2002年6月底,杨顺德73岁的父亲病危住院。7月2日,一连几天晚上守在父亲病床前的杨顺德如约来到柳铁五中,一堂题为《预防伤害事故,远离校园官司》的法制教育课开始不久,他的手机响了。为了不影响讲课的连续性,他掐断了电话;可紧接着,手机再次响起,他再次掐断;第三次,手机响起短信提示声。他取出一看,病重住院的父亲走了。


杨顺德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主持讲课的老师发现了异样,悄悄问他是否另选时间,杨顺德摆了摆头。那一堂课,中途几次因悲痛颈部痉挛失语,他强忍悲痛,整整讲了一个半小时。没能送别父亲的悲痛让他遗憾终生,更令他难过的是,三年后母亲病故时,他依旧站在法制教育的讲台上,那一天,他为广西工学院师生作了一场“用生命影响生命”专题报告,杨顺德同样在用生命延续他所挚爱的事业。在广大师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杨顺德泪流满面,悄然赶往殡仪馆,告别心爱的母亲。



2b047c1ff0ba75c8bc50efd5d9e52510.jpg
杨顺德为学生讲课

2005年12月18日,杨顺德来到广西合山市给师生和家长连续上了3堂法制课,因为太劳累,在讲课中杨顺德突然一阵头眩,流鼻血不止,望着台下700多双全神贯注的小眼睛,他偷偷用纸塞住鼻孔,继续完成了自己的讲演。志愿者小胡见状劝他休息,可杨顺德刚把课讲完后,却又马不停蹄地到帮教对象小韦家回访。一次,一位到顺德帮教小组求助的学生家长亲眼目睹杨顺德一手接听学生电话,一手用纸巾捂着流血鼻孔的场面时十分感动,时常跟周边的人赞叹不已。


22年来,杨顺德为广大师生上法制宣传课5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次。在他重点帮教的450多名问题孩子中,涉及新疆、山东、河南、香港等全国20多个省区市,帮教时间最长达5年,转变率达到80%以上,深受学校师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广西柳州地区有27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志愿加入到帮教青少年行列中,以他名字命名的“顺德热线”和“顺德帮教小组”成为连接全国除台湾、澳门地区外各地青少年、家长的“知心热线”和“帮教”知名品牌。


平凡岗位传递爱心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

杨顺德多年的执着和努力感动了帮教的对象,感动了身边的战友,感动了许多知情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杨顺德也曾获得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肯定,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各种荣誉称号。但是杨顺德并没有因此驻留在荣誉的光环下,更没有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毅然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顺德帮教路子。


2005年,杨顺德成功发展了70多名帮教小组志愿者,成员多以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的学生为主;2006年,开始有成功转型的“问题孩子”加入到帮教队伍中来;2007年,他把法制课上到了共青团区委、部分市县综治办和社区,法制课对象从原来的中小学生,扩展为团干、民警、综治工作者、社区干部、学生家长和大学生,他希望通过分享帮教孩子的经验,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与未成年人打交道、交朋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帮教队伍中来。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几年铁路“大提速”的全面铺开,铁路沿线中小学生的爱路护路意识亟待增强。



f6c6939963b1a6a63c80569fab77a67d.png 杨顺德与大学志愿者交流经验

杨顺德主动顺应时势,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表达意愿,希望借助“顺德帮教”的影响力为爱路护路和铁路青工教育做点工作。提议很快得到了南宁铁路局和南宁铁路公安局有关部门的支持认可,铁路局关工委、安监室、公安局等9个部门联合下文。由“顺德帮教小组”牵头组建法制宣传小分队,把宣传和帮教的重点转移到铁路沿线的壮乡、侗村、瑶寨,在千里铁道线上拉起了一道道护路宣传的安全屏障。他们采取白天上法制课,晚上放电影,以互动教育,文艺活动等方式,开展了大量独具特色的爱路护路宣传活动。


杨顺德默默付出却不图任何回报。特别是早年时女儿还上大学,两家老人身体不好,自己治病开支较大。但他在得知,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山区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正面临辍学时,他把刚到手的一万元奖金毅然资助给了贫困学生,他说钱可以少花,但学生书不可不读。正是在他的影响下,部分志愿者和学生家长也纷纷慷慨解囊,向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价值数万元。正是有着众人的爱心呵护,孩子们才得以继续放飞青春的梦想。


1998年以来,杨顺德同志身患鼻咽癌却情系青少年工作,以一颗“宁可少活几年,也要换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赤诚之心,在柳州治安大队校园警区工作岗位上,把自己一腔热血倾注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教育工作中。



c18c6b12ad32a17be53b58b4fc6a25e3.jpg
2008年6月杨顺德在南宁传递北京奥运会火炬

突出的工作成绩,使杨顺德同志多次立功受奖。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还多次被南宁铁路公安局、公安部铁路公安局、广西公安厅、公安部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等。2004年,他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05年荣获广西区人民政府劳动模范,2006年荣获公安部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人民铁道卫士;2008年杨顺德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2年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和全球热爱生命奖;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机关法治人物”。



c2c9910f941f69eb73846b8e64577047.jpg

退而不休报党恩,捐献器官续爱心

2017年6月,杨顺德同志退休后,本可以享受清闲,调养身体,但是他并没有完全闲下来,觉得自己身体情况还行,可以发挥余热,每年都主动同新入职民警开展座谈,分享从警经历,或者到柳南区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帮助融水县少数民族学生等。马不停蹄地开展帮扶工作的同时,他身体每况愈下,先后到南宁、北京等多家区内外医院看病治疗,医生都一致劝说他要多休息,不能劳累。但是老杨闲不住,仍旧奔走于帮扶一线。深知他身体状况的妻子看着他如此执着,百般劝说却又无可奈何。杨顺德同志曾不一次说:“我的母亲给了我第一次生命,患病后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趁着现在能做,我就多做些”。面对学生家长的求助,他因身体原因无法面对面进行帮扶,但是坚持通过电话开展工作,或者委托“顺德帮教小组”成员到学生学校、家中了解情况,得到了师生、家长们的称赞和感谢。



aebc19b0f1e1866923579923552ec326.jpg

b4e6354262f99ace41fc5525ec00923f.jpg
中国人体器官捐赠志愿者登记卡

2019年12月,杨顺德得知自己病情愈发严重后,毅然决定,在身故后将遗体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供医学教育和研究。由于行动不便,他只能委托女儿帮他签字。“他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从他早些年检查出鼻咽癌开始就萌生这样的想法,特别是这两年来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怕一不小心哪天就走了,所以经常跟孩子讲,他去世后要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做研究”,杨顺德的女儿杨桢贞哽咽着说。早在22年前医院就确诊他患了鼻咽癌并且已经到了中晚期,但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又活了这么久,所以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标本,如果研究成功,将会挽回更多患者生命。


临终前,杨顺德委托其家人,缴纳6000元特殊党费,表达一名普通党员对党组织的真情。同时,他还向自己生前所在的柳州市关工委宣讲团捐款3000元,用于日常宣讲活动开支。



4668392dd8e9e1783144f256496b285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