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铜州] 三论“喝酒”:跟儿子谈《亮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爸爸谈《亮剑》以来,第三次涉及“酒”这个话题。是不是觉得很“俗”?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上不了台面”?(笑)——恰恰相反,我认为你不要看不起这个话题;这个话题的背后,是深刻的传统和文化背景。我这么说:酒和“酒桌文化”是了解和分析中国人、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
4038124_df404467c8bd987faffb1480d19f4533.jpg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喜欢把重要的事情放到饭桌上谈妥,这形成了我们独有的“饭桌文化”。而酒往往又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之物,并且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国人的“饭桌文化”实际上又是“酒桌文化”。你看,《亮剑》中的李云龙也不能例外:他要让赵刚的警卫员魏和尚来当自己的警卫员,不能随便说,而是通过请赵刚喝酒来表达这意思......所以,了解“酒桌文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是做好“中国式社交”的重要前提。但这个东西,说简单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我只能以我的经验提点一二,大部分还是得你将来自己去发现和总结。

  首先,中国人要面子,所以主角会很在意自己在饭局上的“地位”。有权势和实力的人,会很享受“高级座位”带来的各种礼遇和恭维;而有求于人、处于从属地位的是“陪衬座位”,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去察言观色和迎合、满足“高级座位”的所需。所以,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参与的人都知道:作为主角,自己会得到什么;作为配角,自己需要付出什么。而酒的作用,在此时,就是推波助澜,它让言行更加夸张、但是又使人不那么难堪。你看,李云龙那么“牛逼轰轰”的人,他请赵刚喝酒,还不是得亲自帮他倒酒,这就是承认了赵刚的主角地位。
4038124_57229a5e3cbb0976fab860e70ecfa4a0.jpg
  其次,中国人习惯压抑,往往在喝酒后喜欢释放。即便身处“高级座位”的主角,也需要借助这种酒局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实现心理的“再平衡”;所以,对于他们来讲,饭菜和酒的档次固然是一个观察的要素——而更重要的,是自己通过这个饭局得以顺畅表达压抑的情绪,以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释放——这也是他们事后评判这餐饭价值的关键指标。

  所以有一种说法:饭局上,要让“高级座位”喝开心,但是又不能让他们出丑。所谓“喝开心”,就是释放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不能出丑”,是指不能让他们喝醉——如果醉了,一方面他们对于“自我满足”的感受度下降了,或者第二天忘记了;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有不少不愿意跟人分享的信息,喝醉了容易无意中失言。《亮剑》中第四集,你再看,赵刚作为“高级座位”的角色,发泄了不少对李云龙的不满情绪:喝多的赵刚站起身,指着李云龙说:“......我还烦你呢!天老大,你老二!整天训这个、骂那个,你算老几呀!不就是多打了几仗,你什么了不起......”你想想,这些话,放平常,以赵刚理性和自制的性格,他会说嘛?但是,他喝了酒了,就说了——说了,不代表他真的很反感李云龙;所以,最终,他很爽快地把魏和尚给了李云龙。因为他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可以说“喝的很开心”。
4038124_d2c4e70092869ca51ab0d43e0da87c41.jpg
  第三,要记住喝酒有“办事”和“开心”两种性质的不同;不同的性质,要有不同的“喝法”。如果是办事,要记住三大原则:一个是自己千万不能喝醉,哪怕你装醉,就是不能真醉;一旦你真醉了,事情不仅办不成,还很可能办砸。因为酒精一定会让人的判断力下降,言行出现不理性是大概率。老人常跟我说:要隐藏酒量;你能喝一斤,就让别人觉得你最多六两。二个是要让主角开心,而不是一味想着自己开心;但是上面说过了,让人家开心、同时又要避免别人出丑!三是如果你请人喝酒,最好事先安排三种人陪你:陪喝的人,陪玩笑的人,饭后帮办事(比如接送)的人。

  如果是为了开心呢,主要就是物色参与的人。每一个人,你心里问自己:如果你喝醉了,打了他或者你说了伤他自尊心的话、又或者你不小心说了什么秘密——你判断,他会不会生气,会不会出卖你?不是第二天的问题,是以后很长远的一个判断。如果这个把握没有,你宁可自己一个人喝,也不要找人陪。
4038124_6fe03b230c87d943da20a53571d07d3d.jpg
  所以总结起来,喝酒这个事办得好,你会多很多朋友,很多事也会比较顺利;如果搞砸了,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有一句话: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有深意,值得你好好琢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